10月份,全市周边地区疫情多点频发,对居民出行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,加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保障消费市场有序运行。同时,市县两级政府延续开展“晋情消费·泉民e购”消费券发放活动,积极扩大内需,激发消费潜力,全力推动消费市场稳定运行,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平稳增长。10月份当月,全市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7.2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增速较上月回升5.8个百分点;1-10月份累计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9.2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增速较上月累计回升0.6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增速(2.6%)5.1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增速(-0.5%)8.2个百分点,在全省排第2位。
一、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
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,1-10月份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41.9亿元,同比增长7.0%;乡村市场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7.3亿元,同比增长9.2%。
从消费类型看,1-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零售56.1亿元,同比增长7.4%;实现餐饮收入3.1亿元,同比增长12.5%。(详见表1)
| 
             表1 365用英语怎么翻译_365网址经常打不开_365bet游戏网站2022年10月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情况  | 
        ||||
| 
             单位:万元;%  | 
        ||||
| 
             指标名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总量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增速  | 
        ||
| 
             本月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-本月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本月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-本月  | 
        |
| 
            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2256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92195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7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城镇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0928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18752.1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其中:城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5140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9601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1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6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乡村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1327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73443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餐饮收入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817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0878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9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2.5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商品零售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68438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61317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4  | 
        
二、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亮点
(一)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增长平稳
从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来看,吃(包括粮油食品类、饮料类和烟酒类)、穿(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)、用(日用品类)三大类居民基本生活刚需商品实现稳定增长。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吃、穿、用三类实现零售额13.0亿元,同比增长5.9%,增速较上月累计回升1.2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.1个百分点。
具体来看,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粮油、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.4亿元,同比增长9.9%,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.2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华龙超市“粮油、食品类”下降1.45%,沃尔玛超市“粮油、食品类”增长0.7%,海山商贸股份有限公司“粮油、食品类”增长6.6%,盂县凯通超市“粮油、食品类”增长28.9%。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.0亿元,同比下降6.4%,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.2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北国商城“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”下降0.6%;华联商厦“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”下降13.4%,阳泉百货纺织“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”下降69.1%,天利购物广场“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”下降32.7%。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.0亿元,同比下降3.4%,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.1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沃尔玛“日用品类”下降11.2%,北国商城“日用品类”下降15.8%。
(二)中西药品类商品继续保持高增长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.9亿元,同比增长20.5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8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滋生堂大药房增长30.8%,海诺大药房增长10.2%,国药山西国康阳泉公司增长29.8%,北京同仁堂阳泉公司增长19.7%,阳泉百济大药房增长9.3%。
(三)石油及制品类销售拉动力持续增强
1-10月份,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9.0%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.2亿元,同比增长19.5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.1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中石化增长11.9%,中国供销石油增长47.8%,恒光石油增长19.7%。
(四)互联网零售保持高位增长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0.5亿元,同比增长45.8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2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沃尔玛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66.0%,平定晋婆婆公司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下降6.3%。
(五)通讯器材类实现较快增长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.6亿元,同比增长56.4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鸿鼎国中增长55.2%,广阳商贸增长52.3%,太和伟业增长276.9%。
(六)汽车销售持续回暖态势
1-10月份,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4.9%的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0.7亿元,同比增长7.2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.2个百分点,拉动力最强。从重点企业看,恒瑞物贸增长21.6%,汇特汽车增长32.1%,致益汽车增长69.3%。(详见表2)
| 
             表2 365用英语怎么翻译_365网址经常打不开_365bet游戏网站2022年10月限上商品零售类值完成情况  | 
        ||||
| 
             单位:万元;%  | 
        ||||
| 
             指标名称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-本月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累计增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累计占比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拉动点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限上零售额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92195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00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7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餐饮收入合计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0878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2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6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商品零售合计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61317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4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其中: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527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5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粮油、食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83870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4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饮料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789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烟酒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076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0076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6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化妆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647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5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金银珠宝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824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3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日用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953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3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五金、电料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324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37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体育、娱乐用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81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8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书报杂志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088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3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0029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2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4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中西药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8917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0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8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0732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37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1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家具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04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63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通讯器材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6328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6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石油及制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2268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9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9.0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.1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753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640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9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0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汽车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06549.3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2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4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.2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9960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29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1.1  | 
        
三、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限上类值中日用品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
从1-10月份数据看,全市吃和穿类值的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具体表现在粮油食品类增速9.9%,高于全省(6.5%)3.4个百分点;饮料类增速9.3%,低于全省(11.9%)2.6个百分点;烟酒类增速9.4%,高于全省(9.3%)0.1个百分点;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-6.4%,高于全省(-8.0%)1.6个百分点;但是,主要类别中日用品类增速-3.4%,低于全省(6.6%)10个百分点。
(二)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形势仍然较差
1-10月份,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.1亿元,同比下降37.3%,下拉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.1个百分点。从重点企业看,阳煤物资经销下降40.5%,云海科技下降0.4%,新华书店下降41.2%。
(三)全市消费对汽车及石油制品的依赖持续加大
汽车和石油的高速增长固然对全市消费市场带来积极的带动,但是长期依赖带来的隐患也应当引起重视。1-10月,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完成31.9亿元,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达到53.8%,贡献率高达81%。可以预见,石油价格如果回落,叠加国内汽车购置税减半、政府补贴等促销政策的退坡,将给全市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带来巨大考验。
(四)四大行业中批发业延续回落态势
1-10月,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5.6%,降幅较1-9月扩大6.5个百分点;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.1%,增速较1-9月回升1.3个百分点;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7.4%,增速较1-9月回升7.1个百分点;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.4%,增速较1-9月回落1个百分点。虽然零售业和住宿业增速较上月明显回升,但拉动力太弱,占比较高的批发业市场情况不乐观,受煤炭价格同比大幅回落的影响持续下降,难以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形成有力支撑。
(五)各县区发展差异较大
从1-10月限上零售额情况看,全市六个县(区) 发展较不平衡,城区、郊区、高新区、平定县均实现正增长,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.8%、5.4%、11.6%和15.9%;而矿区和盂县则分别下降8.8%和0.6%。增速最低的矿区和最高的平定县相差24.7个百分点。(详见表3)
| 
             表3 2022年1-10月分县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情况  | 
        |||
| 
             单位:万元;%  | 
        |||
| 
             累计总量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增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占全市比重  | 
        |
| 
             全 市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92195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00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城 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31016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0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9.0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矿 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4559.5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8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.8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郊区区域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42149.8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7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40.9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其中:郊 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61417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.4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27.3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高新区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80732.1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1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3.6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平定县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0119.1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15.9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8.5  | 
        
| 
             盂 县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34350.7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-0.6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5.8  | 
        
四、几点建议
(一)认真摸排,全力做好“限上”单位入库工作
目前,申报入统年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,建议相关部门与各县区要抓好年报集中申报入库的时机,对辖区内的商贸单位进行认真排查,收集利用税务和市场部门资料,挖掘现有市场主体,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个体户及时组织申报入库。同时,要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,扩大“限上”单位的规模,对大型商超、餐饮等重点企业,进一步提高重视和关注度,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各类优惠政策,协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难题,促使企业规模扩大,增强市场发展新动力。
(二)加强政府消费券“杠杆”作用,释放消费潜力
10月份消费回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县两级消费券的拉动作用,建议继续扩大消费券发放力度,不断提高汽车、家电、成品油等传统商品消费能力,积极引导市民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情消费,充分保障消费市场平稳增长。在做好稳定传统消费的同时,要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,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,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。支持本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,积极推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,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,推进其向品牌化、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,扩大经营规模,形成产业链,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重要保证。
(三)稳就业增收入,不断提振居民消费信心
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,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是保证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。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,加强对低收入劳动力和失业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,搭建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,强化职业技能培训,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。同时,要多关注小微企业经营情况,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,要针对性帮扶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住宿餐饮、交通运输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小微企业,提供包括留抵退税、减免房租水电费、融资信贷支持、缓缴社保公积金等政策,确保所有困难企业均能享受政策帮扶。
